橋面防水施工
1,橋面處理要求
(1)、橋面應干燥、清潔,不得有灰塵、浮漿、起砂、空鼓、開裂等現象。
(2)、橋面的排水水應滿足排水要求,不產生積水。
(3)、橋面上不能有鋼筋外露以及尖銳突出物。
(4)、橋面不得有潮濕、積水等現象。含水率不大于15% (簡易檢測方法:用1米見方的油氈或塑料布覆蓋于橋面上,陽光下曬2-4 小時,揭起后觀察,布上無水珠,橋面無濕印即可。)
(5)、橋面清理,清除橋面的土石等雜物,用敲渣機對橋面進行清理,直至清理到符合上述要求。處理完畢后用高壓森林滅火吹風機吹凈橋面。
2.橋面基面清理:
采用噴丸設備對橋面進行噴砂打毛對水泥混凝土橋面基礎表面,先用人工清掃大量的碎石、砂塵,人工清理松動的雜物,可采用清渣機、銑刨機等機械設備處理橋面板, 要求表面無浮漿、平整、干凈,無明水,表面潔凈。然后使用進口噴砂機械對橋梁表面進行噴砂處理,把表面的混凝土滲到表面的浮漿層打碎吸除,清理容易松動的表面層,揭開砼內部蜂窩狀小孔與外界聯系的封鎖層,便于溶劑型粘接劑從小孔滲透到砼表面內部的效果,達到有效去除浮漿,獲得干凈、堅硬且粗糙的麻面, 使涂料有利于向水泥混凝土基層的滲透黏結;有浮漿的基層,再進行人工鑿除處理,防止浮漿以后影響路面瀝青粘接,造成推移;基層面上不能有鋼筋尖銳突出物,凸凹不平應盡量修理平整?;鶎颖仨毨喂探Y實,強度不夠的砼應該鑿除,基層表面要干燥,含水率不大于15%,更不能有積水。
拋丸處理后的混泥土橋面應達到:
(1)已干凈徹底地去除表面浮漿和起砂層;
(2)已完全打開混凝土表面的毛細孔,防水涂料能完全滲入混凝士;
(3)表面平整、粗糙、均勻、干凈;
(4)對提前暴露的混凝土缺陷應及時報告相關單位及時處理。
3.防水涂料涂布:
1)橋面處理
在進行橋面板清潔前,對每一施工單元的橋面作出外觀檢查,檢查橋面板表面是否有油污、浮漿等區域,進一步除去水泥混凝土橋面板表面的浮漿、雜質及松軟部位,使之達到清潔和堅硬。清潔處理過的表面,經監理認可后,在表面干燥的情況下,進行防水涂料的涂布施工。
2)防水涂料涂布施工
(1)環境要求
a.遇下雨、下雪、結露、風力大于或等于5級時等天氣條件時,嚴禁涂布作業。
b. PB (I)聚合物改性瀝青水性防水涂料施工環境溫度宜為5- -35C。
(2)、 涂層操作步驟
a、防水涂料配料時,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結塊的涂料。噴涂第一遍防水涂料前,應采用毛刷將橋面排水口、轉角等處先行涂刷,然后再進行大面積噴涂。噴涂必須均勻,不得有露底和涂料堆積現象,注意不能產生氣泡,若產生氣泡應及時消除。為達到上述指標,噴涂機出口壓力應符合操作規程。第-遍噴涂完畢后,其表面應進行保護,且應保持清潔。在涂刷范圍內,嚴禁各種車輛行駛和人員踩踏。
b、鋪貼無堿玻璃纖維布,作為胎體增強材料宜邊涂布邊鋪鋪胎體;鋪貼時應沿順橋面行車方向,鋪貼順序應自最低處開始向高處鋪貼并順橋寬方向搭接,高處胎體增強材料應壓在低處胎體增強材料之上。沿胎體的長度方向搭接寬度不得小于70mm, 沿胎體的寬度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,嚴禁沿道路寬度方向無堿玻璃纖維布搭接形成通縫。無堿玻璃纖維布應鋪貼平整,排除氣泡,并應與涂料粘接牢固。在胎體_上涂布涂料時,應使涂料浸透無堿玻璃纖維布,覆蓋完全,不得有無堿玻璃纖維布外漏現象。
c、防水涂料應保障固化時間,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,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。涂層的厚度應均勻,且表面應平整,其總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。注意應涂布均勻,不得有漏涂和涂料堆積現象。
d、防水涂料施工時應先做好節點處理,然后再進行大面積涂布。橋面板泄水口、防撞墻邊角等處特殊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做細部增強處理,不得有消弱、斷開、流淌和堆積現象。
e、局部涂刷:為避免涂料污染防撞墻,在噴涂橋面防水涂料時,有兩人執擋布護住防撞墻,防撞墻底部防水層采取人工涂刷。
(3)、注意事項
a、涂料應按配合比準確計量,混合均勻。已配成的多組分涂料應及時使用,嚴禁使用過期涂料。若涂料表干前有可能下雨,則不能施工。
b、首先用板刷涂刷護欄底部、泄水孔和橋面混凝上有折角的地方,例如:防撞墩和橋面混凝土的交界處,涂刷時要整齊,防止污染其它混凝土外露面。
c、涂料用量應符合設計要求,做到噴涂均勻,不堆積,不流淌,表面平整,上遍涂層完全表千后, 再作下一遍噴涂,噴涂時沿基面橫向
勻速噴灑,不得露白。為保證防水效果,防水層厚度應控制在大于或等于2.0mm。
d、施工過程中,施工人員必須穿工作鞋(嚴格與場外鞋分開),同時應在相鄰通車橋面上及其兩頭一定長度吹塵和灑水保濕,避兔污染橋
面。嚴禁亂踩未干得防水層,不準穿釘鞋進入工作面,禁止汽車穿行。防水層施工完畢后養護時間應>24小時,使其達到一定強度。養護間禁止車輛通行,防止防水層遭受破壞。
f、噴涂第一遍防水涂料時,應適當加水稀釋,使其具有一定的滲透性,然后再噴涂第二遍涂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