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物糾偏平移工程
建筑物糾偏平移
一、糾偏、平移簡介
建筑物的糾偏和建筑平移就是將建筑物托換到一個托架上,形成一個整體,然后在托架下部布置軌道和滾軸,再將建筑物與地基切斷,這樣建筑物就形成了一個可移動體,然后用牽引設備將其移動到預定的位置上。如建筑物是新建,則不需建筑物與地基分離這一步。建筑平移后還需要用到建筑加固的植筋加固技術來固定這個建筑物。
二、糾偏與平移的原因
在工程建設中,進行變換的原因一般可以分為兩種:一是已建建筑物與建設發展相沖突,如妨礙了城市道路的擴建或建筑空間的充分利用,而這些建筑物又有較大的使用價值或歷史價值,拆除重建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或根本無法重建;另一種情況是由于建筑位置的空間限制或功能限制,建筑物不能在預定的位置建造,需在另外的地方建好再平移到預定的位置。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建筑物平移技術是解決這些矛盾的好方法,可節省50% 以上的資金,并且工期較短。
三、糾偏與平移由來
也稱為建筑物整體平移,就是在不改變建筑物原有建筑外觀和結構的前提下,將原來的建筑物加固,切割,整體頂升,移動到指定位置,從而固定、粘合,將移動過的整體建筑物與新建地基合二為一的施工方法。這種施工方法多數用于文物保護和城市市政規劃,對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有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建筑物平移是一項技術含量頗高的技術,它把建筑結構力學與巖土工程技術緊密結合起來,其基本原理與起重搬運中的重物水平移動相似,其主要的技術處理為:將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斷,使其與基礎分離變成一個可搬的“重物”;在建筑物切斷處設置托換梁,形成一個可移動托梁;在就位處設置新基礎;在新舊基礎間設置行走軌道梁;安裝行走機構,施加外加動力將建筑物移動;就位后拆除行走機構進行上下結構連接,至此平移完成。